找到相关内容1911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萨迦班智达生平、事业简介(2)

    般若波罗蜜多之教义。 [18]五无间业,亦称五无间罪,即弑父,弑母,杀阿罗汉,破僧和合及恶心出佛身血。 [19]噶当派,“噶当”一词乃以其所传教法之特征命名。“噶”译为教,教即教官...:“我讲授大手印之方法即如此,你未成熟之前,要一心修行,即会得到真实成就。你所问此略义,请记在心里。”一般人通常在波罗蜜多乘教法方面,详细讲说四法[37];在续部下三路教法方面,详细讲说深明无二,但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1167946.html
  • 汉传佛教寺院的日常行事五 (寺院的法会)

    罗国条〉记载,在印度,从罗侯罗、阿难、文殊、观音,乃至经、律、论三藏及般若波罗蜜等,都设有各种供养法会。因为布施是祈福的主要法门,所以帝王、富豪长者,在法会都向广大群众行施舍。   中国在后汉时便有皇帝...,敬礼三宝、涅槃三德(法身、般若、解脱)。然后,依《焰口经》举行施食饿鬼法,施甘露真言,宣诵四如来名号,宣唱四空四禅六欲诸天以及下堂十位名号、城隍列庙、寺观、官卫诸土主、施主家先祖代代姓名及最后供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1368227.html
  • 《劝发菩提心集》讲记(三)

    》、《大乘庄严经论》、《大乘法界无差别论》等。  2.例如:《瑜伽师地论》〈发心品〉、《小品般若波罗蜜经》卷第八〈深心求菩提品〉、《无上依经》〈菩提品〉、《大乘庄严经论》卷第三〈菩提品〉等。  3....

    慧沼大师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0068455.html
  • 《劝发菩提心集》讲记(七)

    来实践“应以何身得度者,即现何身而为说法”的大悲誓愿。诚如,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卷第四百一十二说:“观诸有情应以何身而得度者,即便现受如是之身。”30  诸经所载有关种种示现之名相及阐释极多,如《中阿...步骤,方能达成;为此,慧沼大师特立此门。  此门详述:菩萨若能以十大愿持正法行,再以六大誓愿制放逸心,则必能精进修集六波罗蜜,成就无上菩提。另阐明菩萨所修五大愿及未来世所修十大愿,以及现法中由于信增上...

    慧沼大师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0468460.html
  • 《劝发菩提心集》讲记(八)

    也说:“众因缘生法,我说即是无(空)。”8由于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,此物属众因缘,所以无自性;因无自性,故为空,但为引导众生,而立假名来说明。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》卷一也说:“有为智能知有为...33册,页36a。  10.《大正藏》第49册,页20c~22a。  11.《大正藏》第49册,页18c~19b。  12.《大正藏》第42册,页603c。  13.良贲述,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0568461.html
  • 佛教“空”义的历史演变

    有如梦境、幻像、泡影、虚影般虚空,如朝露般短暂,也如电光般迅逝,其本性是空寂的。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云: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”“色”,泛指物质现象。“空”,...大乘佛教在阐发这个关乎自身发展根本命运的社会性与宗教性、世俗性与神圣性的关系问题时,也是以空有的哲学原理为其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石的。如《般若经》就在理论上宣扬缘起性空的思想,《维摩经》则基于般若空论,在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1468630.html
  • 景德传灯录(普慧藏本)卷二

    。欲界第六天。见菩萨璎珞。忽起爱心,堕生忉利。欲界第二天。闻僮尸迦说般若波罗蜜多。以法胜故,升于梵天。色界。以根利故,善说法要。诸天尊为导师。以继祖,时至遂降月氏。后至中天竺国。有大士名阇夜多。问曰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3268757.html
  • 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判教

    、《般若五十颂》、《金刚能断般若经》、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、《乔尸迦经》、《贤手请问经》、《少字般若》、《一字般若》,以及《三摩地王经》、《方广经》、《大宝积经》等与般若义相顺的经。第三次在广严城(...与波罗蜜多,果性因性融合为一”。[25]同般若乘或因乘比较,密乘或金刚乘有这样几个特点:  第一,修证得果的速度快。般若乘通过佛菩萨的加持能够证得圆满菩提行,金刚乘则以念咒、观像修行获得共同成就。这是...

    索南才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91468820.html
  • 解读佛教文化:唐代佛教(1)

    所灭。室罗伐悉底国太子名逝多,建祇园精舍,使释迦牟尼率徒众居住。灭国之仇,佛既出家,可以解释为不复留意,但《仁王护国经》说,“佛告波斯匿王,一切国土安立,万姓快乐,皆由般若波罗蜜”(信奉佛法)不论大小...阿育王信奉佛教,供养僧徒,外道穷乏,剃须发改服装,混入僧众,但仍各持原来的外道主张,佛教因而大乱,阿育王集名僧一千人结集,承认若干说法为佛说,大乘佛教由此渐兴。小乘教说一切有,大乘教徒造佛说《般若》等经...

    范文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94468850.html
  • 神会的顿悟禅思想

    无所得(佛性)之后,为破除顿悟的实体化的执着而建立的方便因缘。如果不执着方便因缘的话,“渐”就转变“般若波罗蜜”的方便修行(无修之修),终于实现“顿中顿”(全修即性、全性即修)。因此,他说:   夫学...大乘精神所在。即以大乘菩萨“悲智双运,福慧并修”而实现中道行。由此我们可以说,不二中道行即般若波罗蜜行是神会顿悟义的心要法门。以上论述的整个顿悟义,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,那就是“顿见中道佛性,不舍生死而入...

    月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4068907.html